【原文】
冯琢庵太史之父,为邑庠生。隆冬早起赴学,路遇一人,倒卧雪中,扪之,半僵矣。遂解己绵裘衣之,且扶归救苏。
梦神告之曰:“汝救人一命,出至诚心,吾遣韩琦为汝子。”及生琢庵,遂名琦。
【译文】
太史冯琢庵的父亲曾经在县学读书。一个寒冷的冬天早晨,冯琢庵的父亲起床去上学,途中遇见一个倒在雪地里的人。伸手摸了一下,那人身体几乎冻僵了。于是,冯琢庵的父亲脱下自己的棉衣给那人穿上,并将他带回家救醒。
梦中,神对冯琢庵的父亲说:“你救了一个人的性命,且是真心实意的,我将派韩琦投胎到你家,做你的儿子。”冯琢庵出生后,取名为冯琦。
【原文】
台州应尚书,壮年习业于山中。夜鬼啸集,往往惊人,公不惧也。
一夕闻鬼云:“某妇以夫久客不归,翁姑逼其嫁人。明夜当缢死于此,吾得代矣。”公潜卖田,得银四两。即伪作其夫之书,寄银还家;其父母见书,以手迹不类,疑之。
【译文】
应尚书是浙江台州人,壮年时曾在山里面读书。晚上经常有鬼怪聚集、出来吓人,但他一点也不害怕。
一天晚上他听见鬼说:“一个女人的丈夫出门在外很久都没有回来,她的公公和婆婆就逼着她嫁给别人。明天夜里她就要在这里上吊,到时候我就能找到替身了。”应尚书悄悄地把自己的田地卖掉了,一共得到了四两银子。然后以那个女人的丈夫名义写了一封信回家,并附带了四两银子。男人的父母看了这封书信后,觉得手迹与以往的不一样,因此十分怀疑。
【原文】
既而曰:“书可假,银不可假,想儿无恙。”妇遂不嫁。其子后归,夫妇相保如初。
公又闻鬼语曰:“我当得代,奈此秀才坏吾事。”旁一鬼曰:“尔何不祸之?”曰:“上帝以此人心好,命作阴德尚书矣,吾何得而祸之?”
【译文】
但又想:“书信可以造假,但银子却不可能是假的,自己的儿子一定没什么事情。”于是那个妇女就不用改嫁了。之后那个丈夫回到家中,夫妻二人如以前一样恩爱。
后来应尚书又听见那个鬼说:“原本我已经找到合适的替身,没想到被这个秀才坏了我的好事。”旁边另一个鬼问:“那你怎么不害死他呢?”鬼回答:“天帝说这个人的品德高尚,积累的阴德足以使他做到尚书的职位,我怎么能害死他呢。”
【原文】
应公因此益自努励,善日加修,德日加厚;遇岁饥,辄捐谷以赈之;遇亲戚有急,辄委曲维持;遇有横逆,辄反躬自责,怡然顺受;子孙登科第者,今累累也。
【译文】
因此,应尚书更加努力行善,日复一日地积累功德。遇到灾荒之年,他捐献粮食赈灾;遇到亲戚有急难,他尽力帮助他们;遇到有人无理批评时,他总是自我反省,愉快地接受别人的批评。应尚书的子孙中考中进士的,至今已有很多人。 |